中新社台北7月18日电 由大陆五所高校37位师生组成的参访团正在台湾交流。从师生团的参访感受到两岸学子的文体互动,此行备受台湾舆论关注。
“就我了解,民间对访问都表示很惊喜,也很欢迎。”台湾实践大学前校长陈振贵将参访团此行形容为“破冰之旅”。如其所言,包括乒乓球奥运冠军丁宁在内的师生团在台湾颇受欢迎,所到之处圈粉不断,受到台媒每日跟踪报道。
18日,两岸学子在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以民族乐器合奏的形式进行音乐互动。ETtoday新闻云报道称,参与演奏的北京大学学生陈凯迪受访说,琴声一响就感觉到两岸确实同根同源。
体育交流方面,丁宁在参访台湾政治大学的行程中与该校师生切磋球技。据中央社报道,丁宁现场指导拉下旋球等技巧,展开了一场友谊交流赛。中时新闻网称丁宁“自信气质秒圈粉观赛学生”。报道提及,一位政大学生此前不认识丁宁,但现场观赛时被其自信、专业的个人魅力吸引,“即便观众很多也能维持自在氛围”。
从刚抵台时走访台积创新馆、自行车文化探索馆,感受台湾产业发展动力,再到近日在高校与同龄人交流互动,舆论还观察到,大陆师生团行程安排“有深意”。
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左正东近日在中天电视新闻节目中指出,此次来台备受关注的丁宁既有学生身份,也是奥运冠军,既可开展学术交流,也达到体育交流效果,由此可见参访团在路线规划和准备方面投注了心力。
“可以想像,这一路会有非常多的花絮。”左正东说,参访团将到访台湾多地,也去往高校和智库交流,旨在让学子们与台湾社会不同面向、阶层的人都有交流对话,增进相互了解,产生一些激荡。
台湾资深媒体人王尚智也认为,此访行程安排具有实质性交流意义。他在上述节目中表示,相信未来大陆年轻人来台将不再局限于观光旅游类参访,而变成扎实、有密度、有学习、有往来、有体验的交流,以真正相互了解、彼此有表达为主轴。
师生团在台湾掀起的阵阵涟漪也为舆论乐见。《联合报》18日刊登台湾高校博士生宋磊的评论文章指出,台湾社会应珍惜得来不易的交流机会。文章称,民进党当局上台后不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关系随即冰冻。今年三月底、四月初,马英九先生带领年轻朋友参访大陆,透过真实互动拉近彼此距离,是两岸真诚交流的表现。
宋磊在文章中提及,两岸同为中华文化继承者,其上学期间与大陆学生交流,彼此感受不到代沟与芥蒂。台湾应把握大陆师生团访台契机,营造未来与大陆对话与合作的空间。
台湾政治大学教授邱坤玄也于近日投书《联合报》表示,我们有责任推动两岸交流、增进理解,更有责任为年轻人提供有利于两岸和平的交流环境。(完) 【编辑:刘欢】
中新网南昌7月18日电 (记者 李韵涵)18日,记者从江西省教育厅获悉,该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已达99.54%。
据了解,围绕“双减”改革,江西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达99.54%,超出全国平均水平近4个百分点;江西持续提高课堂教学、作业设计、课后服务质量,力争8月底基本完成非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工作,落实“一机构一台账”要求。
同时,江西实施“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深入各地开展基础教育调研,精准下达年度普惠性幼儿园园位建设任务6.64万个,其中公办园园位5.63万个,目前已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的65.59%,“入园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围绕大学生就业,江西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10条举措”,大力开展访企拓岗,全力以赴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2022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稳居全国第一方阵,留赣率达59.96%,实现逐年稳步提升。
在基础教育方面,江西省教育厅围绕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启动标准化幼儿园建设,大力实施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和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
此外,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提前两年(2018年)全域通过国家教育督导评估认定。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江西省优化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试点工作方案》,今年在全省14个县(市、区)开展试点工作,着力解决全省农村小规模学校数量多、生源少、布点散、效益低的问题。以数字化赋能教育改革创新,江西省教育厅承办第81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吸引海内外1400多家企业参展,观展人数超过29万人次,直接拉动消费23亿多元。
职业教育方面,江西省共有高职学校66所(含3所职教本科),具有招生资格中职学校220所(不含技工学校),在校生130.3万人。自2020年获批为部省共建职教高地以来,江西省教育厅抢抓政策机遇,建立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制定并印发《江西省深化职业教育技工教育改革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引进10所国内知名职业院校、10家行业龙头企业与省内高职学校深入合作办学。(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