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7月18日电 全国“中华魂”(中华好家风)主题教育活动总结大会暨夏令营开营仪式日前在北京举行。
2022年,全国“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组委会开展了以(中华好家风)为主题的读书活动。一年来,各地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紧紧围绕(中华好家风)主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取得显著成绩。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在讲话中指出,读书活动形成了师生共读、亲子共读、老少共读的读书热潮。要创新“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的方式方法,运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多搭建青少年便于参与的平台,多开辟青少年乐于接受的渠道,使读书活动更有吸引力。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支持“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共同把这项活动办得更好。
中国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张玉台主持开营式。北京发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小明代表“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组委会作全国“中华魂”(中华好家风)主题教育活动总结。
现场,共有136个先进集体、148名先进个人受到表扬。来自10多个省(区、市)的50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了总结大会和夏令营开营仪式。夏令营期间,营员们将先后参观故宫博物院、中国科技馆、八达岭长城,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始于1994年,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人民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北京发行集团等单位共同举办。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参与“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的青少年近4亿多人次,已成为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开展的一项大型公益活动。(完) 【编辑:李岩】
中新网乌鲁木齐7月18日电 (戚亚平 杜新民 石继良)眼下正是水稻分蘖后期,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6团双城镇万亩盐碱改造地,一块块稻田绿意盎然,种植公司正加大科技田管力度,力促今年水稻有个好收成。
这万亩水稻田由两家企业联手打造,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要求,采用深耕粉碎松土技术,在3月份对所有地块深耕60至80厘米,并广施农家肥和土磷肥改良土壤结构。
为全力做好压盐压碱工作,种植公司采用物理和化学双管齐下的办法,有效地将水质保持在水稻适宜生长的范围内。
查看水稻长势。 杜新民 摄
在稻田内记者看到,每块地边都有一个小水沟,旁边挨着排碱渠,通过一层层过滤,现在稻田里的盐碱已下降到10‰以下。
“通过实时监测水质,如果pH值达到9以上,不利于水稻生长的时候,我们把超标的水排到排碱渠里头。”阿拉尔市某米业公司总经理冯刚说。
在种植过程中,企业将无人植保机播种、施肥、喷药等一系列现代化的种植技术注入全过程。还聘请第一师阿拉尔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专家当“科技保姆”,全程进行技术服务,目前水稻长势良好。
这两天,水稻处于分蘖后期,基地内无人植保机正抓紧喷施叶面肥,力促水稻丰产丰收。
无人机在喷施叶面肥。 杜新民 摄
冯刚说:“根据目前分蘖情况来看,好的地块亩产能达到500多公斤,差的地块也能达到200多公斤,总体长势超出预期。”
片片稻田撑起了新希望,日前,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2023年南疆四地州技术服务专家团队到这里视察,看到盐碱地上的“绿洲”个个赞不绝口。
中国水稻研究所原所长、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原首席专家程式华看了这里的水稻长势后说:“我国有15亿亩盐碱地,开发盐碱地生产粮食具有巨大的潜力。我们看到万亩盐碱地通过压盐压碱,采用新品种,显示出了一片丰收的景象,改良效果非常好,值得推广。”
按照“国企+民企+基地+农户”的模式,第一师阿拉尔市计划在六个乡镇改造9.6万亩土地,采取集团化经营、现代化管理、规模化生产,以科学技术为支撑,提升粮食单产,努力将这些盐碱地打造成粮食产能提升示范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