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18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局18日出台《积极支持促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发展若干出入境管理服务措施》(下称《若干措施》)。《若干措施》明确在横琴口岸试点推行“常旅客”计划,对符合条件的出入境人员提供“常旅客”通关便利安排。
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以来,横琴口岸日均客流量和车流量分别从2019年日均2.5万人次、2700余辆次,增长至4万人次、5400余辆次,已远超新冠疫情前的水平。两地人员往来的现实需求与合作区发展规划,对进一步优化出入境管理服务措施提出了新要求。
《若干措施》紧扣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规划定位和建设发展需要,充分对接粤澳各方和广大出入境人员诉求,重点包括便利人员车辆跨境流动、服务特色产业发展、保障社会民生三个方面。
在便利人员车辆跨境流动方面,《若干措施》明确在横琴口岸试点推行“常旅客”计划,对经常往返琴澳两地的商务公务人员、澳门高校职工等符合条件的出入境人员,提供“常旅客”通关便利安排;实行出入境通关车辆“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新模式,实现跨境车辆“一次排队,集中采集,联动放行”;进一步提升出入境车辆通关效率,建设智能化车体检查系统,推动实现车体检查一次停车、信息共享共用、结果同步判定,减少跨境车辆停车检查次数和等候时间。
在服务特色产业发展方面,《若干措施》明确为参加合作区与澳门联合举办跨境会展工作人员、专业参展人员和持有展会票务证明的境内外旅客,依法依规提供申请办理出入境证件、签证(注)便利,并为上述人员和展品运输车辆提供预约办理、随到随办、快速通关保障,大力支持服务文旅会展商贸产业发展;实行进入合作区港澳游艇“定点停靠、就近联检”新监管方式,适应水域扩大开放需要,优化网上申报检查流程,加快完善游艇码头安全基础设施和边检监管系统建设,促进合作区游艇产业发展和海岛旅游资源开发,支持促进旅游业发展。
在保障社会民生方面,《若干措施》明确为经横琴口岸前往澳门机场乘机的旅客提供通关便利,支持加快横琴口岸二期工程客货车通道、澳门大学横琴校区与横琴口岸专用通道建设,支持合作区研究开通琴澳水运新航线,进一步便利两地居民日常通行;在横琴口岸旅检大厅设置跨境学童专用学生通道,对乘坐巴士集中通关的跨境学童,以及上下车辆不便的残障人士、老年人实行随车查验,优先为相关危重病患及家属、医护人员办理出入境手续,进一步便利特定群体快速通关;优化进出合作区跨境车辆备案手续,实现车辆信息自动备案,已办理旅客快捷通关的驾驶人员,无需再到现场采集信息,节省往返办理时间,进一步便利澳门机动车入出合作区。
上述措施即日起施行。(完) 【编辑:于晓】
中新网乌鲁木齐7月18日电(潘琦)7月18日,为期三天的第十三届中国新疆国际矿业与装备博览会(简称新疆矿博会)在乌鲁木齐开幕,国家能源集团、华电煤业集团有限公司等800余家行业知名中外企业携最新产品和技术参展共觅商机。
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履带运输机器人、矿山无人驾驶平台、皮带清扫机、智能火灾监测系统等设备纷纷亮相博览会。客商在一家家展位前驻足,有的收集资料以待后期联系,有的直接和展商洽谈。
智能巡检机器人。 潘琦 摄
北京易控智驾科技有限公司此次带来的主要产品为矿山无人驾驶矿卡。该公司商务经理尚进强对中新网记者表示,此次博览会展出的是新能源无人驾驶矿卡,预计7月底将在新疆一次性投放100台,为实现矿区无人化智慧运营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件件装备亮相博览会。 潘琦 摄
华电煤业集团数智技术有限公司的展位上,数名客商在咨询该企业的产业布局和技术装备。“煤矿业正朝着智能化前进,此次博览会我们带来了煤炭智能化和绿色低碳等相关产品,下一步,我们将在新疆成立智能化运营中心,希望能够助力新疆煤炭行业实现减人、增安、提效的目标。”
博览会开幕活动现场。 潘琦 摄
展会期间还举办了2023丝路矿业合作论坛,邀请国内外相关知名专家出席。同期开幕的还有第十八届中国新疆煤炭工业博览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