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济南7月18日电 (记者 李欣)由山东能源集团(下称“山东能源”)、华为、云鼎科技联手研发的全球首个能源行业商用AI大模型——盘古矿山大模型18日在山东发布。目前,该模型涵盖采煤、掘进、主运、辅运、提升、安监、防冲、洗选、焦化9个专业21个场景应用,解决了人工智能在矿山领域落地难的问题。
如何引领矿山等能源领域通过AI开发模式工厂式转变,使AI大规模进入矿山,从而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高效性和少人无人化,是中国能源领域智能化的重要课题。
“智能化建设是推动矿山行业安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山东能源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伟介绍说,立足于提升矿山行业智能化水平,着眼于破解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深度、广度不够等瓶颈制约,2022年初,山东能源、云鼎科技和华为成立了联合创新中心,依托AI盘古大模型建设人工智能训练中心,取得了人工智能赋能矿山领域的重大突破,达到减人提效、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安全水平等目标,有力促进了煤矿生产从人工管理到智能化管理、从被动管理到主动管理的“两大跨越”,成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煤炭行业应用的重要里程碑。
中国是世界煤炭行业受冲击地压影响最深的国家之一,钻孔卸压工程是冲击地压防治的主要手段。为保证卸压钻孔施工质量,山东能源李楼、新巨龙等煤矿引入AI大模型视觉识别技术,对卸压钻孔施工质量进行智能分析,辅助防冲部门进行防冲卸压工程规范性验证,不仅降低了82%的人工审核工作量,还将原本需要3天的防冲卸压施工监管流程缩短至10分钟,实现防冲工程100%验收。
“人工智能将持续赋能矿山行业升级,为煤矿生产的安全、高效、少人无人发挥重要作用。”华为煤矿军团董事长邹志磊表示,华为将持续深耕行业,坚持开放盘古大模型的能力到千行百业,聚焦场景、解决难题、创造价值。该大模型的首次商用为煤矿行业乃至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人工智能将为矿山行业带来巨大机遇,在各方努力下将最终实现‘穿西装、打领带’采矿的美好愿景。”
山东省副省长周立伟出席当天发布会并表示,商用盘古矿山大模型的发布,开辟了智能矿山建设的新路径、树立了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典范,将加速推进矿山资源企业高质量发展。山东正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目前共有人工智能骨干企业1000家,核心产值达100亿元(人民币,下同)。
中国要推动矿山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促进矿山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副局长周德昶表示,该局将进一步加大对智能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健全完善标准规范,协同有关部门加强政策保障、资金投入,以智能化建设实现矿山行业节约化、少人化。
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目前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4300家。日前,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5部门还印发《山东省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提出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高水平建设济南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济南—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不断放大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效应。(完) 【编辑:刘欢】
中新网武汉7月18日电 (梁婷 王政)截至目前,湖北200余重要数字化企业园区完成5G网络覆盖。在湖北,逾千名移动网络建设者坚守岗位,为各行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据湖北移动介绍,持续高温天气给室外建设工作带来挑战,在保证安全生产基础上,通过合理组织、调整施工时间,快速推进工程建设进度。
十堰市房县纺织产业园是当地重点招商项目。纺织产业园整体占地面积较大,场景需求不一。湖北移动对整个园区开展测试和优化。目前园区内千兆有线网络通达办公区、宿舍区,全业务端口延伸至园区,为园区发展架起一条5G信息化高速路。
在湖北咸宁市通城县一家酒厂,工作人员正在车间用手机直播进行销售。此前,该酒厂由于四面环山,地形环境复杂,通信受到影响。技术专家实地勘察,同时制定设计方案,架设6公里专线,新建一处基站,彻底解决通信不畅问题,让酒香飘出深山,飞向千家万户。
据了解,湖北已正式启动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登峰行动”,到2025年底,全省5G基站总数突破18万个,行政村5G通达率达90%以上。
今年上半年,湖北移动累计新建5G基站超1.5万站,基本实现城市、县城的5G连续覆盖。未来三年,计划投资超180亿元,推动基础设施体系再升级,助推湖北数字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完) 【编辑:李岩】